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名胜 >

胡兴衡:船山长兄王介之诞辰410周年寻访之旅

时间:2016-04-18 22:16来源:船山网 作者:剑柏 点击:
     

     4月11日,纪念湖湘文化大儒王介之(王船山长兄)诞辰410周年寻访活动启动。
    
     经关市镇双溪完小副校长王新华(王介之后裔)老师引路,我们陪同市九三学社老领导、船山文化研究著名专家肖培先生,拜访关市镇胡井村(现为三阳村)王新屋组王介之先生后裔王军,参观了王介之先生故居,查阅了王氏五修族谱,收获满满。且意外得知这大云山麓石狮岭下乃风水宝地,除出了王介之文举人外,还出了刘醉秋武举人。王介之祖孙6代皆为大学者。只可惜名人故居破烂不堪。
   
    王介之(1606-1686) ,王夫之长兄,字石子,一字石崖,别署有耐园、铿斋等。介之毕生致力于经学,对《春秋》研究尤精,著有《“春秋四传”质》、《 “春秋”家说补》、《“周易”本义质》 、《诗序参》 、《诗经尊序》等书。《“春秋四传"质》被《四库全书》收入。王家文士很多;其父王朝聘(字修侯,衡阳人)曾两中副榜,后入国子监攻读;二叔和三叔都是郡文学,三家子弟也多承习诗书,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王介之弟兄三人,长兄王介之为学笃敏,年16补贡生,入县学8年。明崇祯12年(1639)中乡试乙榜,奉诏入太学。崇祯15年(1642)中举,是年冬,偕弟王夫之赴京参加会试,船至江西受阻。次年初折回衡阳;张献忠事件后,奉母屏迹幽居于衡阳县长乐大云山麓,闭门著书授徒,“煮脱粟,薪榾拙,鹑衣草冠四十余年”,“与耕凿屠贩之人不相异”。筑其居,名“泥堂”。自隐居后,授徒并研究经学至终老。与王夫之同中崇祯十五年举人。次兄王参之是弘光选贡。三人青年时期就有文誉,人称“三凤”。
    

    夫之、介之被称“横竖生死两同胞”:夫、介二字按字形解读可为“横竖二人”;生卒年月也惊人“撞车”,王夫之出生于1619年九月初一,卒于1692年正月初二。王介之出生于1606年9月20日,卒于1686年正月29日;王介之晚年自题座右铭:“到老六经犹末了,及归一点不成灰”。语气形式类似于王船山晚年座右铭“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入列清朝国史的大儒不应该被遗忘!为弘扬乡贤文化,探究湖湘文脉,提升村民文明程度,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特倡议,以纪念王介之先生诞辰410周年为契机,集各方力量,修复文武举人故居与墓庐,积极申为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供游人景仰!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30)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