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名胜 >

金华山庵:大荒落月悬疏槛,五岑孤烟带远虹

时间:2012-11-04 13:20来源:本人原创 作者:唐胜一 点击:

       金华山庵位于衡阳县库宗乡金华村,紧靠省道S315线,交通极为方便。

  该庵坐落的金华山,又称小云山,宋代史载全国5270座名山排列30洞天之一,乃衡邵名山。《湖南通志》载:"小云山在县(今衡阳市)九十里,山不甚高,能望远"。金华山东界库宗桥南,一直向西延伸,与井头镇的大云山衔接,整个山腰共有9个小峰,连绵起伏,乱石嵯峨,草木翳翠。明末山下住有刘近鲁,家有藏书6000余卷,常作小云山的导游人。因王夫之登小云山常到刘近鲁家看书,两人情投意合,并结成亲家(刘女为王夫子的儿子王吾欠之妻)。王夫之登小云山曾吟诗作文。其一首七言诗为:"青天一镜倒晴空,战垒仙坛碧万丛。终遣屈平疑邃古,谁从阮籍笑英雄。大荒落月悬疏槛,五岑孤烟带远虹。独坐上方钟磬里,消沉无泪西羊公。" 

  位于风景秀丽的金华山腰的金华山庵,始建唐末(公无907年),历任数朝,距今千余载,历史悠久,声驰中外,据传曩者,金华山麓有田,面积升许,栽种旱烟,香味异常,吐烟上腾,九圈连环,道光年间,呈上朝贡,敕赐为天下名烟,世之罕见。据史载唐末山岙始建茅庵,大云山道士申泰芝(金星老爷)将此作为大云山之别馆,择引修道练丹,护民祷雨禳灾,驱邪治病,赫赫灵验,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佛风远播,一班好善施恩,自动捐输,渐有积蓄,于咸丰辛亥(公元1851年)以蒋茂林先生为首,将此庵迁至山巅,大兴土木,拓建宝刹,前后两进,包括杂屋、走廊、厢房,共40余间,前进筑有牌楼,雕龙塑凤,左右山,书有"洞天、福地"。 殿宇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山门高达6米,殿前有钟鼓楼,悬挂着大铁钟鹤牛皮鼓。殿中塑有大小菩萨数十尊。各式各样的禽龙花卉装饰着整个殿宇。殿下面有一山涧岩泉,相传为"仙人井"。寺后山崖石峻峭,地形十分险要。抗战期间,地下游击队曾以该山寺为连络点,痛击日本侵略者,后被日寇得知,丧心病狂的侵略者便将山寺一炬焚毁,烧毁了大半。余下的殿宇也于1958年毁掉。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后,经省、市、县各级领导的批准,同意重新修建金华山庵,且为逐年修复。1998年3月,以王积庆为首成立复修金华山寺七人筹建小组,以刘茂生(现任金华山寺管理小组组长)为首率社会善男信女5620余人次冒着炎炎的夏日,义务献工,登顶披荆斩刺,凿石排险,奋战半年,修筑公路长达1900余米。修复金华山寺由此开始。社会各界人士慷慨解囊,踊跃捐献,其修寺工程当年就破土动工,鸠工庀材,构佛殿一栋(中间佛殿)左右厢房,殿前厨房、客厅、雕塑像有国佛(观音大士)地方佛(金星老爷)还有其他佛像数尊。1999年建杂房四间,佛殿文物素具,销已具备,卧室床铺计10余套,陈列有序。2002年春,架线装电,本年殿前又建宿舍一栋,计屋三间,红砖预制,楼房二层。

  2002年8月15日,金华山庵召开了首届庵会,盛况空前,该庵从此又香火旺盛起来。

  金华山寺,地势高耸,山陡如壁,绝山献佛水。出自山涧天然泉水的原井,于2003年8月兴工改装为自来水设施。2004年至2005年再造两座香炉,左右对称,结构新颖。在近期的9年里,金华山寺虽未完全恢复原状,但却有时代新风,公路建成,攀登方便,电光灼灼,如同白昼。

(责任编辑:启用总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发布者资料
西渡哥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6-05-01 11:05 最后登录:2019-07-03 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