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属于北方丘陵地带,长白山余脉之下的芸芸众生有个口头福,就是爱吃大酱,卷大葱,拌大豆腐,比吃山珍海味还美呢,尽管专家反复强调每天都要控制食盐的摄入量,起码能捞个好身板儿啊,南甜北咸的是食文化就是无法改变。
在早都住平房,家家户户都勒紧裤带搬回个大缸来,选豆,绞酱块子,放到屋里嗝了,似臭未臭之时,发的一塌糊涂,4月初8、十八、二十八相约着放水,加盐,打耙,将那沫子撇出,必须要打100下方能住手,天没亮就开始劳作,大都是鸡犬之声相闻,家庭妇女们头没梳脸没洗的便南山套个虎北山套个狼北山套个狼的说瞎话,有一搭没一搭的传播着社会新闻,倒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孩子们没啥好吃的,一着急便掀开酱缸?2勺倒在玉米面大饼子上就地饱餐一顿,打着嗝,放着响屁上学去了。
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了,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下大酱成了奢望,好多老太太腿脚不大灵便,可是难舍那大酱情结,想千方设百计地琢磨着重操旧业般的演习,然而离开土地,缺少露水沐浴,没了大雨倾盆的惦记,那大酱居然变了味,吃到嘴里味同嚼蜡,真的是想说爱它不容易。人呢就是怪,当年遍地都是大酱缸的时候不稀罕,一旦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时,还真是被吊了胃口,于是小商小贩们的商机来了,天南海北的引进,干的稀的轮番轰炸,可是效果都不理想,那种久违了的感觉实在是找不到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人们的无限期盼中,刘家大酱不胫而走,每天都有一缸上市,想买的必须在早上4点多就去龙山脚下、六条胡同、菜市场排队等候,晚一点就只好等第二天了,3元一斤稀里光汤的酱,臭烘烘的味道迷倒无数食客。有人说了这样好的销路就做大呀,可是老刘头怪得很呢,只是带着一家4口【老婆,儿子、儿媳】精心制作,一年只卖4个月,一天就卖一缸酱,赚的都是回头客的钱。豆子选最好的,食盐要加碘的,水是专门打的井里汲取的,每一道工艺都要精益求精,自己尝不好的绝不外卖,图的就是不能砸牌子,保证的就是吃出健康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呀,老百姓吃惯的嘴跑惯的腿,只要一看到那塑料圆筒上的刘家大酱就趋之若鹜,把胖乎乎憨态可掬的刘家人捧得红红火火了。
刘家臭大酱,色香味都合乎百姓口味,走俏一时应该,品牌效应一呼百应,不用自吹自擂,香飘千家万户也不萝卜快了不洗泥,要的就是信誉,所以才能留下良好口碑,赢得市场。
北方人口重,好多人离不开大酱的滋补调味,自己整不好,只能回味往昔美味之时巧遇这久违了的妈家大酱的味道,大瓶子小罐子的装满提回去真的不足为奇了。
朋友,您啥时候来辽源,我一定让您尝到刘家大酱!
(责任编辑:启用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