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是流行的观点,老师年龄越大书教得越好,社会越认可,其实呢并非如此。现在的学生并不喜欢上年龄的教师,学生喜欢青年教师,特别喜欢那些刚从大学毕业同他们的年龄隔得不远的青年教师,用他们的话说,年龄隔得近,没有距离感,共同语言共同的爱好也多,所以他们喜欢青年老师,至于年龄大的教师,学生觉得太古板,距离太大,教师的观念和教法都显得很是陈旧,代沟明显。由此而言,对于教师,年龄并不是什么优势,相反,年龄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劣势,因为教师不像中医,我们知道,中医的年龄代表着阅历,代表着经验,年龄大的医生,很多疑难杂症都见识过处理过,这样,日积月累,中医的医术就越精湛,由此可见,年龄与医术成正比,年龄越大就越具优势,好的中医是时间和实践熬出来的,而教师呢,年龄越大,并不代表在自己的学科拥有的知识就越多,对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懂得越多,年龄越大,传统的教学经验很丰富,这是事实,但在教学中很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容易画地为牢,按照老习惯老方法组织教学和管理,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模式嗤之以鼻,其实呢,现在的学校教育处于不断的改革中,教材在变,学生在变,具体的情况在变,如果我们的教师不注意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模式,墨守成规,那么,学生自然不会买账。说实在话,教师年龄越大,资格越老,经验主义越浓,教书的优势越小,受学生欢迎的程度也越小,教师不是中医,年龄是中医的优势,年龄绝不是教师的优势,相反,年轻才是教师的优势,年轻更是教师的资本。 我们业界有一种传统的偏见,认为青年教师不如中老年教师,所以一提骨干教师名教师就自然联系上老年教师,青年教师一般与这样的称号无缘,这种偏见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也影响着对青年教师的评价,影响着青年教师的成长。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很多的学校里面,承担教学任务最重但待遇最差的往往是青年教师群体,特别是那些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用学校领导的话来说,青年教师要好好磨练磨练,磨练成熟了,教书教好了,多年的媳妇就熬出婆了,资格、待遇、地位什么的就上来了,年轻需要锤炼。确实,刚从学校毕业的教师是需要磨练,需要成长,一个青年教师成长为合格的教师至少要五年的时间,但不是说,青年教师教书就不如中老年教师,就应该承受与待遇不相称的教学任务,我任务,现在的青年教师,他们在大学里面接受的教育要比中老年教师过去的大学好,而且先进得多,他们的教学基本技能如普通话如电化教学水平如科研能力绝对比后者强,他们思维敏捷,个性开放,学习能力强,创新意识强,这些都不是中老年教师的强项,可以说,现在那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师范大学生他们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具备了成为好教师的条件,只要好好培养,只有环境好,他们完全可以在三五年的时间成为教学骨干,可惜,我们的业界不这样看,也不大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什么都论资排辈,最重的活派给青年教师,最差的待遇给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不是科学的培养,而是残酷地扼杀,现在在学校里面青年教师都叫做青椒,这个教法就高度概括了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在学校里面,教师待的时间越久,年龄越大,资格越老,职称越高,收入也越高,名声越隆,附加值越大,事实上教师年龄越大,学习的兴趣越淡,不少的教师不喜欢学习,上课就是照本宣科,或者现炒现卖,用高压手段逼着学生学,不折不扣地推行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持反对态度。可能,他们的课不大受学生欢迎,但他们教的班的考试成绩却不一定差。怎么搞好应试教育,他们有的是经验,有的是方法,所以,教学的成绩自然不差,可惜的是,学生都当了奴隶,考试的奴隶,或者说,都做了工具,被动学习的工具,学生就是不喜欢他们的课也没办法,他们是所谓的名老教师嘛,被学校被社会认可的,学生没有选择教师的权利呀,如果我们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师的话,我想,绝大多数学生会选择青年老师来教他们,如果青年教师都担起学校教育的大梁,那么,我们的学校教育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沉闷,素质教育理念践行起来就不会很艰难,我们的课堂就会有生气有阳光,课堂就会成为学生的最爱。可惜,现在我们的课堂还是有中老年教师说了算,他们怎么说怎么做导引着课堂教学的潮流,青年教师很难改变现实的,改变是有风险的,所以,青年教师只能跟着前辈学教书,所以,青年教师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墨守成规,越来越没有创新意识,当然,越来越远离学生的心理诉求,虽然,资格是越来越来,收入是越来越高,鲜花掌声是越来越多,事实上呢,书是教得越来越糟糕,学生是越来越反感。 教书不是行医,年龄是医生的优势,年龄却是教师大敌,年龄越大教书的能力就会衰退,这是不可回避的规律,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向书本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