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举国开办升学宴的好日子了。酒是爹,菜是娘,喝死总比枪毙强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穷也罢富也罢,吃吧,苦也罢乐也罢,喝吧。赶场子一般的东奔西跑,一天一顿好几份礼要赶,陀螺一般疲于奔命,轻重缓急摆布清楚,屁滚尿流也得应酬,毕竟面子不是鞋垫子,稍有疏忽就兴许得罪了那一位,弄不好让人家记恨一辈子可是了得。
改革年代就是好,考大学就跟闹着玩似的,有点分就成了香饽饽,指不定有多少正牌大学可以择钱、择权录取,还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破烂学校嗷嗷喊着步其后尘,更可气的是一旦个人信息被泄露,那雪片一般的录取通知书便接踵而至,把那些愁眉苦脸的人整的“眉哭眼笑”,无所适从的待价而沽呢。
记得当年刚刚恢复高考,12届毕业上齐上阵,俺在乡间土路上也哭着喊着深一脚浅一脚的一起追梦。下乡的地儿人少地薄,广种薄收是传统生产方式,集体户要是都去复习高考岂不是支不开套了,所以大队书记发话,这地方是几百年多没有出过金凤凰的穷山恶水,要是刁民倒是有不少呢。不管你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得是龙盘着,是虎卧着,一律不许请假,统统下地抓革命促生产去。在农村大队书记可是土皇帝,人家说了知识青年就是手中家雀儿,撒手能让你展翅高飞,使劲一攥就让你粉身碎骨,土皇帝的一发威地球也要抖三抖啊。腾飞的翅膀上附加了太多的权力重负,出师未捷身先死,搁谁不都得泪洒衣衫呢?没办法,只好在田间地头忙里偷闲躲着学习,猫在农户小土炕上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打拼。好多课堂上的学的那点东西都就饭吃了,书本都当成“四旧”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去了,想找点手抄本的复习资料都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天狗吃日头本来都是无处下口的尴尬,想的挺好,一接触那“天书”就蒙头转向了。
煎熬中等到了高考的关键时刻,45华里急行军一般半夜三更赶回家中,天刚蒙蒙亮,老妈就烙好了“翻身饼”,逼着吃下两张,急三火四的赶往考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话出现在试题中,让我们找到了自信。要知道久违了知识的考量,尽管万分之七的录取率让人不抱多大希望,但是人生能有几回搏的状况下,有机会掺乎进去也是一种骄傲和自豪的经历呀。
发榜的日子到了,自己不敢再一次经受煎熬,连因式分解都算出数来的水平,上大学岂不是白日做梦?难过中,突然传来好消息,金榜题名了。别了沙土地,再见了农村的父老乡亲。
步入大学的殿堂,我们才知道年龄上相差20来岁的同学,来自工农商学兵各条战线,每个人都有一段传奇历史,谁都可以写一本书。奇才、怪才乃至天才歪才聚集一堂,是时代的造就,也是现实的扭曲。别小看那点可怜的分数,能在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叫嚷声中坚守不容易,知识越多越反动地白色恐怖中还能多少掌握一些浅显的道理容易吗?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打拼中,没有一点真才实学不溺水身亡才怪呢。首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持股的发奋图强依旧觉得时间不够用,学到的知识太少太少,夺回失去的青春,丰富自己的头脑,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成了我们共同的追求。
而今就是不一样了,莘莘学子们大小就在知识的殿堂里遨游,比糖罐子都甜的生活让一些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逃学上网的屡见不鲜,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大有人在,书包是备出去了,可是人却不知所终,外边的世界很精彩,外边的世界很无奈,高考时或者临阵擦枪,或者打点小抄,对付一点分数照样上大学,混个三年五载的,只要是爹有能耐,照样想干啥干啥,快乐人生,人生无涯。
升学宴风起云涌,我们还是去赶场子吧......
(责任编辑:井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