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本剧:孔子求官 背景提示(主持人语): 孔子周游列国,备受大臣们尊敬,诸侯各国君臣还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学生子禽见此景,心生疑惑,于是请问同门师兄子贡。 【傍晚。孔夫子门外。】 子禽(悄悄地拉过子贡):子贡子贡,过来,我问你个问题。 子贡(一脸疑惑):什么事儿?你说吧。 子禽(伸头向孔子房门内看):我们夫子周游列国,本意游学,却总要过问人家的政事。你说他是想当个官儿,还是慈悲为怀,想提供什么好意见让这些国家繁荣富强? 子贡(皱眉思考):嗯,夫子的想法应该不是这样的。他是因为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才得到人家国君大臣的尊敬和重视的,他不会像匹夫那样,只有升官发财的想法吧? 子禽(惊讶):哦?那夫子是如何想的呢?还请你开导开导我。《论语·学而第一·第十二节》 子贡(来回踱步):他不像凡夫俗子一般只会和别人抢位子。他应该是推辞不掉,没有办法才亲自上阵的。 【子禽点头。】 子贡(骄傲自豪地):就算我们夫子想求官,像他这样学问高深的人,求官的动机、态度、方法也和别人大不一样吧? 有人说,在今天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环境里,“温良恭俭让”已经成为胆小鬼逃避挑战的借口。是的,没有勇气和竞争意识常常意味着失败。然而,你想过没有,除开追求成功,还有什么更值得我们重视的吗?我认为是,善良的人性和从容的心态。许多人常常为一点蝇头小利争得你死我活,其实只需要一点谦让,就能化解多少怨气和仇恨?古人常说“吃亏是福”,我们的有子师兄也说:“礼之用,和为贵。"这些话里面包含比单纯讲成功更高的智慧。 有子(吟诵出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禽(心悦诚服地):有子师兄,能为我讲解一下你的理论吗?主要帮我分析一下礼与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吧! 有子:我刚才说的意思是,礼的作用,以恰到好处为可贵。古代圣贤君王治国之道,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做得恰当,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如果只为恰当而求恰当,比如推荐、使用人才,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也就是礼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如果你还不懂,就去翻看《论语》第一章的第十二节。 子禽(心悦诚服地):温良恭俭让五种态度,真是太重要了。老兄能给小弟分别讲解一下要点吗? 子贡(作思考状):我只能说个大概,不一定正确——其实嘛,重要的是内心的真诚流露,在强大的内心世界里,语言文字有时候是苍白无力的哦! 子禽(打躬作揖,又激动地):嗯嗯,老兄快快请讲! 子贡:(有板有眼)第一,温和厚重,没有丝毫粗暴;第二,善良直爽,没有丝毫矫柔造作;第三,恭敬庄重,没有丝毫怠慢;第四,勤俭节制,没有丝毫放纵;第五,礼让谦逊,没有丝毫骄傲。这些说的都是待人接物时的礼貌和语气,用两字概括就是"好礼”。 子禽(惭愧地):哦!我完全懂了,我差点误解了老师,谢谢你啊,我的好师兄。 【教师饰王船山出场】 船山(展示书法“温良恭俭让”的折扇):我们早就知道的五种待人处事的态度:温、良、恭、俭、让,就出自这里。孔夫子心中先有大道,品行符合大德,所以温、良、恭、俭、让就自然在外表散发出来,体现在一言一行中,自然都会显得很有分寸,从而很容易让各国国君大臣们信服。我们如果不注重内在德行,而只是一味通过外表、排场,再加上三寸不烂之舌,毛遂自荐,想要别人认可,恐怕只能如东施效颦,让人笑话。 船山(饰子贡的学生敬茶): 讲到道德,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得好:“惟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其争”,其实,孔夫子上述五种做人的态度,也体现了他的老师老子的真传。 船山(饰子禽的学生敬添茶水):同学们,我们来学校的目的,不但只有读书一个,还有跟品德高的老师学习做人。子贡为什么会成为孔子最优秀的弟子,后来成为最会做生意的人?就是因为他跟着孔子学会了做人。温良恭俭让,就是子贡通过与老师朝夕相处、观察总结出的五种做人的态度。可惜的,子禽对老师孔子观察不细致、了解不透彻,以至于误会了老师,以俗人之心度圣人之腹。幸好,子禽还是有一个优点:好问。所以,他最终通过师兄子贡化除了对老师的误解,学到了做人应有的态度。 课后学习资料发放: 《论语·学而第一·第十节》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翻译: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孔夫子每到一个国家,就知道这一国的政事,是夫子访人打听知道的?还是各国的国君以自己国家的政事咨询孔子,亲自对他说的呢? 子贡说,我们老师之所以知道国政,不是有心找人问的,也不是国君无故跟他说的.夫子的仁德充满内心,在他的言行中也处处得以体现,他的容貌和语气温和厚重,没有丝毫粗暴;善良直爽,没有丝毫矫柔造作;恭敬庄重,没有丝毫怠慢;勤俭节制,没有丝毫放纵;礼让谦逊,没有丝毫骄傲.有这样的外表和德行,各国的国君都敬佩他、信任他,把国政拿来和他讨论,所以才会知道各国的政事,和遍访得来的政事自然不同。 (责任编辑: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