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醒狮:旧体诗已死
时间:2012-07-05 05:22来源:本人即刻原创 作者:独孤醒狮 点击:
次
笔者属于那种没养过猪但见过猪跑路的人,诗虽写得很烂几乎不敢提笔,但还是读过几首李杜以及白居易等前人作品的。读今人写的旧体诗,尤其是读某些获奖作品,与前人的一对比,方知旧体诗(广义,泛指各种古典诗歌体裁)已死。且已是骨髓流浓、肌上生蛆,仅剩一副时人用粉墨修饰的皮囊,连同一曲万人同唱的借尸还魂之滑稽剧。
诗起源于劳动号子,节奏感是必须要有的,逐成为旧体诗诸文体的共性和标志之一。对节奏感的继承,却被当代的诗人们玩成了对号子的继承。君不见,某些学会组织的诗歌大赛,成了一场号子的角逐。比谁的号子喊得响彻云霄,比谁的号子喊得别出心裁。有人愿意出钱,有人愿意喊,原本是桩与他人无关、无可非议的买卖,我也是犯不着眼红的。但拜托主顾双方你们别再滥用“夸张”、作践“豪放”了,自诩之高,让写过“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等老祖宗们在黄泉下情何以堪。
有人膝盖骨软,习惯跪着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你喊就喊呗,聚众党同伐异,随便扣他人“立意不高”的帽子就不对了。这大帽子扣下来,还容得诗歌有得气出?不闷死才怪。岂不见,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就有许多吟花咏月的传世精品,何况《诗三百》还是祖师爷孔老夫子编辑的。批人立意不高的那些卫道士,你在结婚圆房哼“嘿、嘿”调的时候,你有没有检讨过自己哼的调子立意也不太高。
你如能365天,天天如一日跪着喊号子,不管你是发自肺腑,不管你是趋炎附势,不管你是人云亦云,不管你是阳奉阴违,我都要敬你一句“虔诚”。因我不是你肚里的蛔虫,我不知道你在喊的时候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偏偏有些上得了台面的,台上喊破喉咙,台下却鼻子朝天,装出一副对“老干体”呲之以鼻的嘴脸。人家不就是没你喊得动听而已吗,难道这也分五十步和一百步?
确实,有些人下台以后不喊号子,改玩“高古典雅”的象牙塔而偷着乐,完美地演绎了“能屈能伸”的精神实质。但你别太急,得先把妆卸干净,再去赶下一场《忧国忧民》草根大连唱。急,你也追不上屈子的。脸上,上一场《太平盛世》的油墨粉彩尚依稀可辨,甚至连吃肉的筷子都来不及放下,随便清清喉咙,便唱起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糊弄观众。范公如在天有灵,岂不会气急攻心,再度吐血而亡?皮之不存,毛之焉附。诗人已死,焉还有诗?
原本,膝盖骨软并没有什么可耻的。中国历代文人的膝盖骨不软的,就那么几个,屈指可数。再说,孔孟之道讲的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理应当跪。可耻的是,你别上根钢筋,就狗模狗样地装人,扛着“继承国粹”的旗子,四处题碑刻崖,大煞风景。奉告有些连起承转合的诗架子均未斗拢,便急于把自认为“高古典雅”而早被古人唾弃的绚烂的骈句俪句连同名字铭刻在石头上企图千古的人,刻刀刻出来的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都将成为后人眼里你行刺旧体诗的证据。
干嘛非得置旧体诗于死地,留着“歌以咏志”不好吗?玩得起“高古典雅”,你起码学过司马相如卖文沽酒的故事。你把广告软文先搁一搁,再努把力。不说要你修到“洛阳纸贵”的地步,只要有份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的态度,我等读者也会知趣,买你一本。
诗毕竟是用来吟的,吟就是呻,疾病痛苦时的哎呦声,能坏多少事?别再赶尽杀绝了,让诗的灵魂也哎呦一声吧。偏偏,有些屠夫连诗的灵魂都不肯放过,追到阴曹地府。而后,再次宣称占领全国了,乃至全球、全宇宙,好像这世间还有其他杀戮赛只限于某州辖某县域的选手参赛一样。好大的一张牛皮,终于把旧体诗的尸体包裹得严严实实,让不明真相的人闻不到一丝腥臭。
幸好还有新诗,应是旧体诗的涅槃。
2012-07-04夜 通宵作于 暗旧轩
(责任编辑:启用总监)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