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印象(组诗) 文/谢子清 距离 打点所有蛰居的疲惫 以及城市里堆积起来的烦躁 在六月的尾巴上 对车轮和赤水蓄满奢望 我们明目张胆 甚至是浩浩荡荡 团结侵扰、放纵与回归 去丈量五个小时的等待 视线里庄稼厚重 土地和炎热一样饱满 我的胃口写满欲望 那时车辆划过乡村的深处 烧烤 拿一整条街作为铺垫 几十张方桌一字排开 赤水,这样轻而易举的接纳 诱惑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脱下了所有的羞赧 用啤酒瓶喊出问候 暴雨粉墨登场 我的欣赏却在午夜燃起来 从来不曾设想 我对赤水修饰的思念 会在烧烤的招降里 变得如此深刻 瀑布 本是平常的溪水 经过山势这么一吹捧 就优雅地披上了矫情 如同化妆品的妙用 堆垒出一个女人的金贵 经意与不经意 都同样别出心裁 但我享受这样的凝望 以及濯洗 瀑布真是烈性 纵然粉身碎骨 也要成就一次飞翔的高度 这更或许是 水珠对岩石说出的温情 和表露的忠贞 只可惜历史与我们 都无法读懂瀑布的深意 即便读出,终究误读 竹海,或者群山 竹子在眼睛里拥挤 突围甚至是泛滥 绿色占山为王 只允许瀑布绕道而过 竹子还沾满尘埃 在解说词里 它爬过大半页历史 记下蔡伦跋涉的千年 群山也成为另一张表情 它跟竹子遥相呼应 装点起赤水的古朴 连同娇滴滴的清纯 苦读的孩子 他们藏身岩石底下 差点就成为岩石的一部分 身下赫然横着腊肉 标价40元一斤 他们演算习题 以及诵读课文 他们真称不上商人 他们丢掉了商人的热情 那时飘着细雨 那时是六月的星期天 我看到一群孩子 在寻找下山的出路 (通联:重庆潼南广播电视台办公室 40266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