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 > 名校风采 >

一所农村普高教学质量连续12年居全市前列

时间:2011-05-26 08:20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记者 李伦娥 点击:

 

衡阳县五中:从“酱油厂”到优质校

  在湖南,衡阳县五中很有名。因为生源少、质量差,校舍又黑又旧,这所曾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酱油厂”的中学,如今教学质量连续12年居衡阳市49所同类中学第一位。

  班子成员多做事少拿钱

  1996年8月,邹修仲被任命为衡阳县五中校长的时候,学校条件之差让他头疼:生源基础差,办学条件艰苦,大部分建筑还是上世纪50年代的土砖平房。“迟早会关门。”58名教职工,对着570多名学生叹息着。

  “莫当这个校长,费力不讨好。”几乎所有人都这样泼冷水。但是,有着25年党龄的邹修仲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学校垮掉了。”

  这年暑假,邹修仲领着以中青年教学骨干为主的班子,关门办了3天学习班,最后形成共识:背水一战,誓教五中大变样。邹修仲身先士卒,清早起,深夜睡,带头上早操、带头查寝、带头上课。班子成员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全部坐到各自教研室,全部担任教学任务,全部包班或包年级,全部下到各班听课。最多一个学期,邹修仲听课160多节。所有班子成员加班不拿一分钱加班费;出差坐公交车,3人以上才能派车;出差都是吃5元的盒饭、住20元的小招待所。而学校基建招标、教师招考,一律严格按规定办。

  别样办法鼓舞士气

  班子成员的劲头鼓起来了,想走的教师怎么办?“首先要把劲头鼓起来。”邹修仲说。于是,208条规章制度出台了,目的是规范管理。每次开会、早操,师生都是高举拳头高唱校歌;教室、寝室、操场、办公楼,到处都是师生自创的励志口号。“有人说我这是毛泽东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我也不晓得,只要有用就好。”邹修仲说。

  这边班子带头,那边师生士气高涨,学校怎能办不好。那些年,质量一年年上升,1999年就跃居衡阳市同类中学第一,此后这个纪录连年保持。学校硬件建设也彻底变样,先后建起了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学生猛增到2000多人。

  “口号喊不来质量”,邹修仲明白,边远山区学校要办出质量,关键是师资。“拿什么吸引教师?凭的就是这个。”邹修仲说,首先是千方百计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这些年学校先后建起96套住房,95%的教工住进新房;其次是解决教工家属工作,学校先后办起加工厂、商店、食堂、猪场等,解决了19名家属的就业问题;再其次是提高待遇,因为生源好、校办产业兴旺,教工的待遇逐年提高;最后是细节关爱,教师们家有困难、生病等,甚至找对象、两口子闹矛盾,校领导都上门解决。

  铆足劲让学校大变样

  生活上的顺心,再加上榜样的力量,教师们都铆足劲儿要把学校搞上去。60多岁的老教师仇纯国,中山大学毕业,放弃无数调动的机会扎根山区。2003年,本该退休的他看到人手实在太紧就主动继续任教,但是那年5月他第三次大手术,医生说要休息半年,可他只休息了一个月就硬要上讲台,上课的第二天就刀口流血晕倒在讲台上。青年教师邹红卫,摸黑上早操不慎左脚骨折。医生建议全休40天,但仅仅2天,他就让人背着上班了。

  “这样的老师太多了。”说起自己学校里可敬可爱的教师,邹修仲怎么也“刹不住车”:周仲皋,大腿根长了个毒疖子,就趴在桌上备课阅卷;戴老师,高烧输液,输液瓶挂在教室的门上监考;易积修,胃疼得脸都黑了,还坚持上课;邹老师,办公室加班,六七岁孩子一觉醒来不见妈妈,穿着秋衣秋裤就找来了……“老师们说是被领导精神所感动,其实,我们更是被老师们感动啊!”说起这些教师,刚刚从校长岗位上退休的邹修仲,眼泪双行!

  《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10日第2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