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船山故里网-073401.cn

当前位置: 主页 > 会员 > 个人会员 >

本网顾问欧阳君山“注目礼”概念正式走进博士论文

时间:2011-12-08 22:24来源:本网编辑部 作者:欧阳君山 点击:

 

 
润之先生的豪情不禁又涌上心头:“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指责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注目礼理论亦将稳步达到自己的目的,智慧之光必定照耀寰球!
——题记
 
运用注目礼的博士论文链接:《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中西制度差异根源与西方世界的兴起》(吴练达博士)
 注目礼正式论文链接:《经济学的“范式”革命:从“经济人”到“注目礼人”》(欧阳君山)
 
在注目礼理论乍暖还寒之际,尤其是主流学界和媒界长期坚守不注目的时候,继人民网在读书频道首页以《注目礼理论“极大地拓展了经济学的边界”》之后,偶然获知“注目礼”概念和理论早已经正式走进博士学位论文《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中西制度差异根源与西方世界的兴起》,作者是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吴练达,指导老师是东北财经大学李怀教授,论文答辩时间2010年12月。
 
这是迄今所知注目礼第一次被学者在正式论文中正式援用,从CAJ阅读器搜索看,注目礼字眼在该文出现达98次之多;从实际内容看,注目礼概念构成该文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词,吴博士用注目礼及注目礼人概念重新考察了制度与行为的关系,认为注目礼人是制度和行为的连接点。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用注目礼解释人类的行为和制度,完全绰绰有余,而且游刃有余。
 
从文献看,吴博士只看到注目礼正式论文《还“我”本来面目:从“经济人”到“注目礼人”》(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2006]主题论文之一),没有读到注目礼学术图书《天下事——中华文明的经济学证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3月版),因为该书是“特殊”印制,数量极少。如果对注目礼的了解更全面,吴博士在运用时应该会更有游刃有余的感觉。
 
走进博士论文,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但对一个新概念和一种新理论来说,还是值得庆贺的。回想营销注目礼理论的历程,让人感慨,多少人士把注目礼当作一个玩笑,不屑一注目。至今也仍然有不少人在说:注目礼理论不规范,注目礼概念不规范!过去就反问过:什么是规范?规范难道不是人立的?规范难道不可以新建?动辄以规范斥人者往往是思想上的懒鬼,以所谓规范回避实质问题和创新思考。
 
注目礼的概念和理论目前还不是规范,但可以成长为规范,吴练达先生的博士论文已放射了曙光。有朋友前不久与我探讨注目礼理论的营销,说:这么好的东西,推广为何这么难呢?我回答:原因就在注目礼呀!朋友有点迷惑,我再问了一句:你知道耶稣吗?朋友笑,我再提示了一句:耶鳅说过,先知在自己家乡是不受尊敬的!原因是什么呢?朋友还真是高度敏锐,回我一个大笑脸并加上一句嗟叹:注目礼啊注目礼!朋友复问:那学界可以对你君山兴师挞伐呀?答:你再细想想!
 
走笔至此,润之先生的豪情不禁又涌上心头:“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指责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注目礼理论亦将稳步达到自己的目的,智慧之光必定照耀寰球!
 
特别感谢告知注目礼走进博士论文的中国亮点研究院院长罗卫国先生!
特别感谢提供《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文本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卜永光先生(其导师为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庞中英先生)!
特别感谢运用注目礼的东北财经大学吴练达博士及其导师李怀教授!
特别感谢《还“我”本来面目:从“经济人”到“注目礼人”》获准作为主题发言论文之一的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2006’!
特别感谢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先生!《还“我”本来面目:从“经济人”到“注目礼人”》写于2005年,正是老人家的无私支持,该文才得以进入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2006’论文集并在会上作主题发言,早在2005年8月30日,茅老就明确评论该文说:
“我再一次读了你的文章。你能够统观全局,审视过去大家们的成就,用批判的眼光回顾学术的发展,并且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文章具有非常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井泉)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5)
83.3%
踩一下
(1)
16.7%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