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 > 国内热点 >

张栋山:农民心中有几多期盼?

时间:2013-03-09 11:37来源:本人原创 作者:张栋山 点击:

     
                              

    徜徉在辽宁开原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历史的厚重展现在眼前。这里曾是三国故都、五朝重镇,许多美丽的传说不胫而走,时时激荡在耳畔,惊现在眼前。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最美
弹指一挥间岁月流逝近半个世纪,吾辈老矣,尚能饭否?
   当年祖辈逃难
疲惫的脚步在此打住,仓促中搭建了几间茅草屋,信手拈来取了个张窝棚的名字传世,繁衍生息世代传承几辈子,如今已经有了近百子孙后代,痴情不改地续写着平凡而美丽的人生画卷。屯里屯亲的相逢不相识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本家大哥的重孙女都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咱借光攀上了太爷辈,又如何相见时难别亦难呢?
   岁月如歌,世事沧桑,前生今世何其茫茫
   今天大哥做东,明天二哥
安排,后天还有三哥张罗,喝的五迷三道,吃得满嘴油腻,父老乡亲们的热情火辣辣的,那颗是挡不住的诱惑让人今生今世永难忘!大宴席一场接一场,小聚会更是盛情难却,多少年夹着尾巴做人,混迹于官场话到嘴边留半句的瘪三形象在这里荡然无存,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图的就是敞开胸怀真情回荡。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整那些假瞎子没用,一家人别说两家话,戴着假面具做人实在太累,掏心窝子说点真话才是正装。于是便有了父老乡亲们谈笑风生,更多的是民情风雨表的一览无余。
   农民有话要说,言谈举止中包含了无限的向往:
   增产增收堵得慌。当下种地有直补真好,可是种什么真的是很纠结,一家一户难以抵御自然灾害,青壮年大多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是老弱病残孕老守田园,啥子吃饺子看邻居,种啥全都在跟风,有一多就有一少,谷贱伤农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信息不对称,保险没意识,年头好卖不动,歉收年更是雪上加霜。
    见官员难,难于上青天。在早基层干部经常走村串户,吃百家饭,听听老农的掏心窝子话。如今撤村
了,管辖地域广大了,大官走读,小官忙碌,没有谁还会接地气啊,想要反应民众的呼声,提出点意见建议只是一场春梦罢了。即便是百年不遇路过乡间,也只是隔着小车的玻璃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哪有闲心听老百姓说说心里话。古人就说大官好见,小鬼难搪,现如今电视、广播覆盖的好,国家领导人经常与民同乐,可是近在咫尺的乡镇干部却是难识庐山真面目,岂不是怪事一桩。
    水污染日趋严重,喝不到干净的水如何健康体魄?老屋后边就是一条大沟,祖祖辈辈都在那里打鱼摸虾,几个天然的喷泉自然流淌世代不息。可如今污染日趋严重,泉水干涸,沟中排满了养殖户下泄的污浊之物,夏天蚊蝇滋生臭不可闻,冬天垃圾遍地举步维艰。饮用水取之于地下,净化能力几乎接近于零,要不得病才是怪事呢。生命健康该如何保障,自来水何时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只能望眼欲穿了。
    国家投入逐渐加大,本来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是遍地开花处处结果的机井房却由于不配套成了聋子耳朵--摆设,看着美,用的少,资源浪费可见一斑。据说今年又有大手笔的投入,许多塑料管子拉到乡下,但是由于管径太细,没有实用价值,被悄悄用来换酒喝了,败家子们真的是连皇上买的钱都敢糟蹋啊。
    吃喝风愈演愈烈,有名堂要整,没借口也得经常改善,反正没听过哪位因为吃喝治罪,穷也罢,富也罢,吃吧;苦也罢,乐也罢,喝吧。老百姓能有什么办法?
    农民兄弟谈笑风生,对于国家那是一片真情,不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倾听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呼声,真是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大好事,但愿能够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把农村的事情做好,我们的国家才能更繁荣昌盛
......

(责任编辑:编辑主任紫玲)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