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语,井泉书写 最近一次国际会议上,习近平提出遇到困难时的“四不要”,明快如阳光,温暖如春风。 第一不要埋怨自己。一个不自信的人经常埋怨自己没用,殊不知,习惯于埋怨自己的人,会不断地在心理素质层面掉价。大约主要因为长期躬耕于基层,笔者正是此类人,所以当听到被网友制作成“核心声音”的习总的声音,尤其是这个首当其冲的“不要埋怨自己”,我的反应如同触电。一直思考:为什么人们常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这不是唯心论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实力吗?这个“实力”,不说经济实力,至少也应该理解为实际工作能力吧。当下,我的理解是:实力也是自信心打造出来的!信心如同阳光,阳光是万物生长的第一要素,这没有争议。那么,同理可证。——不多论了,多说即是没自信。自信原本只有状态,没道理可讲! 第二不要指责他人。正如我身边一位友人诚恳的提醒:按照镜子原理,他人是自己的镜子,不自信的人常常也不相信他人,常常不分青红皂白指责他人。喜欢骂人即是缺乏“他信”。 指责他人是凡人的通病,笔者这方面病得格外厉害。 第三不要放弃信心。“第三不要”接“第一不要”而来。第二段文字中已经阐述“信心”。现简释“放弃”二字:信心原本是每个人都本该具备的。自信不需要条件,缺少自信就会自我放逐乃至放弃。几千年来,儒家圣贤一直诲人不倦:人人皆可以成尧舜。佛教高人更是谆谆布道:放下屠刀的人也可以成佛。 第四不要逃避责任。“第四不要”接“第二不要”而来。喜欢骂人的人常常是推卸乃至逃避责任的人——笔者有点例外:常骂人也常履责。关于这“第四不要”的解释,建议读者,首先,重温台湾忠信学校高校长斧正后的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我之责任”。其次,参阅现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先生的鸿文《最苦与最乐》,他认为:人生最苦的是没有机会完成责任,而反之则最乐。我当然举双手赞成此等正能量观点。然而我不得不补充几句:常常存心把责任逃避的人,即是那种不知责任为何物的家伙,与他们谈责任,等于对牛弹琴。最佳的办法,还是孟老夫子的老办法:不屑于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在今天,不屑于教育,我觉得最好手段还是毛主席的“劳动改造世界观”。那么多过去喜欢教训人的贪官,最好不要让他们消失在或许并不存在的地狱,或是在劳动人民血汗打造的温室一般的监狱享清福,而是,让他们带着枷锁帮最苦最累的工人农民兄弟干干活。让他们被动的肩上一点责任,也好替他们善良的朋友、子孙减轻一点良心上因责任带来的负担。 最后,重申习总书记说完上述“四不要”之后的强调:拿出信心、付出行动。 2017年1月29日 (责任编辑: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