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苑 > 散文随笔 > 杂文 >

亚亚:悲士不遇

时间:2011-12-01 11:51来源:本人原创投稿 作者:亚亚 点击:

 

  司马迁曾写过一篇《悲士不遇赋》,其中写道: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
  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
  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
  文中描写了一位才华之士,生不逢时、生命落空的悲哀。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不遇的。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他满腔的忠义奋发,换来的是君王无情的放逐。司马迁更为凄惨,只因替李陵说了一句公道之言,就遭受宫刑。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当时司马迁如向朝廷交纳一笔赎罪金,是可以免受刑罚的。遗憾的是,他家里穷,无钱赎罪;亲友们也避而远之。司马迁对同样“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屈原油然而生同病相怜之感。
  司马迁被判宫刑后,本应自杀保全名节。司马迁没这么做。他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假若他选择“若九牛之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忍辱活下来,主要是为了继承父业完成著作,传名后世。
  同样,屈原也遇到了生命的终极问题,“是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在屈原第三次被放逐时,楚国为秦国所灭。国破家亡之后,屈原作了一首千古绝命辞《怀沙》,自沉汨罗江而死。
  面对生死问题,屈原与司马迁做出不同的选择。屈原选择了死。他以死成全伟大的人格。梁启超说:“屈原不死!屈原惟自杀故,越发不死。”斗转星移,岁月悠悠,历史的车轮磨过多少王朝更替。屈原依然活在我们心中。每至农历五月初五,国人都会以包粽子、赛龙舟的方式来纪念这位先哲。
  司马迁屈辱地活下来了。最终,司马迁也实现了“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倘若当初司马迁逞一时之气,恐怕他早就在历史长河中湮没无闻了。
怅望千秋以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