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之城:代序四
时间:2011-02-17 23:37来源: 作者:无畏之城 点击:
次
四, 在这样一个黑夜时期,真正的文学艺术创作者用灵魂和肉体能撬开一个光明的出口吗? (引自:“先锋小说”未完成的“革命”和中国文学的“终结”,廿一行。来源:中国艺术批评) 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民间寻求公平正义、人权以及自主参加改造社会的力量也在发展,民意中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先进的精神文化,也在发展,社会矛盾加剧之际,茫茫苍生渴望有一道清澈的声音,召回批判现实主义的警醒意义。 “不是生活按照文学理论而前进,而是文学随着生活的趋向而改变”。这是俄国杜勃罗留波夫强调的现实主义原则。小说《无畏之城》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也间杂了一点超现实主义等等手法,显示了新的解放思想运动在中国民间正如火如荼。 《无畏之城》是缩减的,包括代序在内也不到十二万字。如果说,反映出上升时代的精神,文艺复兴标志性作品绝对要拿几百万字的长卷显示不可,那就等于说,计算机必须大如一栋大楼,如果小到如一只手表,即便功能对等,也算不上计算机。如果以厚薄来评估一本文学作品的价值,等于说,书写是考验臂力而不是考验头脑,等于按身高论一个人的品质。在艺术上,优越的标准在于质,不在量,深度使人杰出,并且让人在庄严的事情方面跻身于雄伟的境界。实际上,文艺复兴作为工程可以微型化处理。标志性作品,也可以有缩写本。简约主义也许更需要智慧,拿最省俭的笔墨呼出,才显神功。 小说《无畏之城》,鉴照现实和历史,开启未来。 它的主题意义,可以表述如下: 1、在对病态社会与病态人格的剖析中,小说猛烈抨击批判了漫天受贿不究罪,不会作秀罪莫大焉的恶俗,揭示了当代人行为方式矛盾性的窘境的喜剧意义,也传达了对这种窘境的良知,表现了国家及民众对腐败的深恶痛绝和揪心,对腐败等黑暗势力的莫大怨气和愤怒。 2、它在全球化视野里,以小见大的反射广泛的社会和个人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冲突,呼唤人的进一步解放,伸张公平公正正义,表现对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科学、正义,法治、创造精神的追求,对缔造和谐社会的追求,缓冲社会矛盾的心理冲突。它反映的历史观给改革开放加速度。 围绕主题意义,小说中,平民朱良臣思想的卖点还有——积极妥协。夫妻情人之间,人的一般的社会关系之间,各阶级和各利益集团之间,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要有大无畏的妥协。有妥协才有团结,才显共和,才有和谐。 小说题名为《无畏之城》,不是强调故事发生地安庆曾经是无畏之城,而是强调一个人,一颗心,人性的尊严,天赋人权,爱,应当是无畏之城。换句话说,要还原人在自然社会历史中的无畏之城的意义。爱的信仰!爱的福音!爱的力量!唯有这,才是转动历史的最大精神能源。
(责任编辑:百合)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