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学 > 民俗文化 >

萧培:衡阳是火文化的故乡

时间:2016-06-15 16:34来源:船山文化研究会 作者:萧培 点击:
近日,船山学社资深理事萧培先生应本网名誉站长、衡阳师院文学院院长任美衡之邀,前往衡阳师院讲座衡阳的火文化。现本网首发其最新论文《衡阳是火文化的故乡》。 编者按 祝融又名祝诵、祝和,传说中有四种身份。他与伏羲、神农并列为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名西
    近日,船山学社资深理事萧培先生应本网名誉站长、衡阳师院文学院院长任美衡之邀,前往衡阳师院讲座衡阳的“火文化”。现本网首发其最新论文《衡阳是火文化的故乡》。
                         ——编者按


    祝融又名祝诵、祝和,传说中有四种身份。他与伏羲、神农并列为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名西皇。他又是人们崇敬的火神,即赤帝。又是火官,即火正、夏官。又是一个人的名字,有阏伯、重黎、吴回等名。看来很是矛盾,其实祝融即祝融氏,祝融氏是上古的一个部落的名称,他的首领名字就叫祝融。祝融以火施化,成为部落联盟的火官,用他的名字祝融作为火官的官名,阏伯、重黎、吴回(回禄)也就是不同时代的火官祝融,这样一切疑问便迎刃而解。在茫茫的中华大地上,祝融氏延绵了数千年。
   

    燧人是祝融氏部落的早期首领,燧人发明了钻木取火,人们得到光明、温暖、熟食,并用于驱赶野兽。燧人最早居河南睢阳,祝融氏部落经过迁徙和传播火种,在河南新密得以壮大发展,一度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被尊称为西皇(或燧皇)。祝融氏作为火官,被尊为火祖、火神、赤帝、水火之神、南海神、南岳神。在保留火种、使用火的经历中,祝融发明了击石取火,使用火更方便,在农业中发明刀耕火种,在战争中发明火攻,使烹饪更进步,致使制陶、冶金、火药的发明才有可能,后世陶瓷业、冶炼业、爆竹业都尊他为祖师。他的功绩还在于打败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水神共工,成为水火之神,并利用火攻协助炎黄集团(两个部落联盟)打败蚩尤,奠定了炎帝黄帝作为华夏民族主流的基础,从此华夏民族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祝融还用火攻助成汤讨伐夏桀,为商汤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祝融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坛、曹、斟、芈,史称“祝融八姓”,其中的芈姓成为楚国的始祖。
   
    祝融活动的地方大都冠其名。祝融被命为夏官火正,黄帝封其镇守南岳衡山,衡山主峰就名祝融峰。祝融峰在隋朝时就有司天霍王庙,后庙迁山下为南岳大庙前身。明万历年间在此建开云祠,内祀火神祝融。清乾隆时改为祝融殿,现有宋、明、清铁瓦,是其悠久历史的见证。祝融死后葬南岳衡山,其峰名赤帝峰。祝融活动遍布衡阳地区,《衡湘传闻》:“祝融重黎居于衡阳,今衡阳县西有重江,南有黎江,重江乡有重亭,汉以置重安县。”乾隆《清泉县志》:“如此则俗称栗江者误,盖以入作平者,乃衡之土音也。”等于是上文的注释,就是说,衡阳方言将入声的(栗)念作平声的(黎),是祝融在今衡阳县、衡南县居住的证据。

祝融峰上明万历年间修建的祝融殿
    自黄帝开始,历代帝王都祭祀五岳,南岳衡山便成为祭祀对象。惜汉武帝就近于安徽天柱山祭祀南岳,亦称衡山。隋朝时得以恢复南岳衡山于祝融峰,唐朝在衡山下、赤帝峰前建筑南岳大庙,祭祀南岳圣帝祝融。唐朝封祝融为司天王,宋朝在五岳中最看重衡山,封祝融为司天昭圣帝,自唐至清祭祀数十次。民间的祭祀活动更是频繁,元旦朝圣、五月庙会、八月香火规模最为宏大。数十万人加入祭祀的盛大场面,实属罕见。

圣帝庙前人山人海的香火法会
    火神庙,在赤帝巷原衡阳日报印刷厂旧址,巷子对面是吉祥祠(祭祀字祖或灶神),巷子北面是喻公馆和魏公馆。整个一条巷子就此四处建筑,据喻公馆后人喻同升老先生对我说,火神庙规模相当大,占整个巷子四分之一还多。喻老还说:火神庙每年八月初一都有大型的祭祀活动,这一天是祝融生日。火神祭祀的规格相当高,都由政府部门主持。并有戴着傩戏面具脸谱的化妆者,扮演上古先民,持火把起舞。其时,陶瓷业、冶炼业、爆竹业、书坊业等行业也会派人员参加。

《清泉乡土志》中火神庙的位置
   火神庙的恢复比较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衡阳各县区都有兴建寺庙的行动,不在原址兴建就可以了。在南岳赤帝峰恢复祝融墓是必须的,希望这一意见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既是为南岳增加一观光景点 ,又能定期举行祭祀活动,缅怀祝融先祖和衡阳火文化,使衡阳真正成为火文化的故乡。
(责任编辑:相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