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人民解放军以坦克为前导进入沈阳市。 新华社发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中困守长春的国民党军队起义,长春宣告和平解放。图为国民党军队缴械后,我军吹响胜利的号角。 新华社发【来自网络 感谢】
吴凤树,吉林省梅河口人。生于战火纷飞的1928年,青少年时代耳闻目睹的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烧杀抢掠,阶级仇民族恨堵满心头,从小就发誓要为国之福强独立抛头颅洒热血。
1945年,小日本子投降前夕,年方17岁的他就只身逃难落脚到白城市,报名参加革命队伍,被组织安排到铁路工作,成为抗日积极分子,负责转运抗日物资和伤病员的战略转移。及至二战结束,本打算卸甲归田了,突然蒋介石挑起第二次国内战争,企图私吞抗日成果,战士只能血洒沙场了。
天上飞的是乌鸦一般成群的国民党战机,空袭警报不时拉响,地面上的人们可以躲进防空洞,广袤的大地上无遮无拦行进的列车就只能被动挨打,骑瞎马放巴搂凭命由天了。多次被动挨打损失惨重之后我军调整运输方式,白天将列车分组停放在沿线各站,晚上在重新编组整装待发。作为车长,既要照顾所有物资不能丢失,又要顾及伤病员的生命安危,还要帮助蒸汽机车寻找水源上水,时不时寻找燃煤的替代品,诸如向百姓收购黄豆、玉米保证燃料充足,不然的话上级一个命令下来如何加速前进,怎能按期完成任务啊。
地上还有敌对势力的破坏,铁路经常被炸毁,散放在各处的列车老是遭到武装偷袭,那真是防不胜防,必须每时每刻绷紧神经,分分秒秒不能疏忽的,用疲于奔命形容绝不为过。
战友一批批倒下,眼含热泪掩埋了尸体又出发。至今难忘张大车【不知道叫啥名字了】,为了车头加水被飞机上扔下的炸弹从右腰穿进,左腰飞出,肠子都断了好几节,赶紧和副司机司炉一起用腿上的绷带包扎,直到最后才知道他也是党员!
飞机继续轰炸着,跳下车之后躲在烂死岗子的坟南侧,结果北侧被炸出了一米多深的大坑,惊出一身冷汗之后,赶紧指挥列车继续开足马力前行。
怕死也没有用,人在列车在,不仅仅是一句漂亮的口号,必须以生命为代价去努力践行。
战争就是生与死的试金石,这趟军列任务刚刚结束,下趟列车又得出发,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军令如山倒,耽搁一分钟就会给前线的将士们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啊。
100趟军列开赴前线,吴凤树用忠诚书写着英雄的诗篇,血与火的考验铸就党员的情怀。
今天回顾起这些,老人还在一个劲的表白,我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比起死去的战友幸运得多了,党没忘记咱,北京相关部门要不是老来信提起什么2等功、3等功嘉奖啥的,早都淡忘了,搁谁在那个时代都会这样做的,那些奖章、奖牌我自己都左一回又一回搬家时丢掉了,从来都没当一回事啊。别看已经84岁了,如果党需要时,只要一声令下我还会打起背包就出发!
壮哉,老英雄。
丹心碧血真英雄,我们一起携手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