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养生秘诀,有一条“每食必姜”。这里面还有学问:一是“不撤姜食”,二是“不多食”。朱熹先生也好食姜片,以为它能“通神明,去秽恶。”王安石说:“姜能疆御百邪,故谓之姜。”《东坡杂记》中描述钱塘净慈寺的和尚,年纪八十多岁了,面色仍如童子,“自云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耳”。“芽姜紫醋灸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这是苏东坡在镇江焦山品尝鲥鱼时的咏诗,也说明了生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美味调料。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世称船山先生,自谓“卖姜翁”,书房曰“姜斋”,著作为《姜斋诗话》与《姜斋文集》。原来,他平日里喜欢服食生姜以为保健良方,这是仿效孔子的养生之道,故能与其平寿。王夫之一生的姜辣品节,正如其《女冠子·卖姜词》所说:“卖姜来!谁是能酬者?不须悭。老来丝尤密,酸来心愈丹。垂涎休自闷,有泪不须弹。最疗人间病,乍炎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