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读越明白~ 夜读杨绛。 我最喜欢杨绛先生所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这首小诗:《我与谁都不争》——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这首诗的中译文,版本很多,而杨绛先生的译文最为精彩。她的文字韵致淡雅,冷静中蕴藏着巨大的张力。“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句话也是杨绛先生淡泊一生的写照。她那高尚的情操和从容淡定的心境,令我等后辈敬仰。
《四十五岁才明白》~ 越读越明白。 我觉得读书是一种清福。一书在手,远离了喧嚣的市声和烦扰的人事,一切俗务尘虑全抛。只有这个时候,我才完全属于自己。 夜读。我读着读着,头脑活了,渐渐有了感悟。 我忽然想到—— 四十五岁以后,我要学杨绛先生,和谁都不争,也不想再取悦谁了,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远一点。 四十五岁以后,我知道,自己已经度过了那个你不喜欢我我也非要喜欢你的年纪,取悦别人远不如快乐自己。 作家苏芩说过,宁可孤独,也不违心。宁可抱憾,也不将就。能入我心者,我待以君王。不入我心者,不屑敷衍。 四十五岁以后,我已经正式迈入中年,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经年悲喜,净如镜,已静。慢慢地,朋友越来越少,但是留下的都是真朋友,且行且珍惜。
人到中年,惟愿与相处不累的人在一起~ 我忽然想到—— 四十五岁以后,不想再取悦谁,惟愿与相处不累的人在一起。 和相处不累的人在一起,不必说句话都要思前想后,总担心对方话里有话;人和人之间,算计来算计去,活得真是太累了。你坑我一把,我阴你一把,既伤了自己的神,也染黑了自己的心,谁都算不上赢家。 人到中年,惟愿与相处不累的人在一起。在他面前,你开心时,无须遮掩你的喜悦,他不会嫉妒你的好运,而是陪你一起快乐欣慰着;在你失意落魄时,也不必佯装坚强,他不会暗地里取笑你无能,而是会以旁观者的心态给你指点迷津,帮助你早日走出困境。 与相处不累的人在一起,日子过得最轻松。即使再有城府,也不会用在彼此的身上。两个人在一起,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的算计,也就没有了瞻前顾后的担忧。 四十五岁才明白:保持心灵的干净,保存自己的善良,就是最美好的相处。
人到中年,惟愿与相处不累的人在一起~ 人到四十五,犹如日过午。 人生百年,转眼间,大半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四十五岁以后,我不想再取悦谁,惟愿与相处不累的人在一起。 与相处不累的人在一起,你高兴了就笑,难过了就哭,不开心了就发脾气,不需要遮遮掩掩,更不需要畏首畏尾。因为他知道的性格,了解你的为人,会分享你的喜悦,分担你的悲伤,理解你的脾气。 与相处不累的人在一起,无需相互取悦。他赞美你时,不会过分夸张,让你都觉得很假,而是实事求是;他批评你时,不会讽刺打击,让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是诚恳地指出你的错误。你俩意见不一致时,他不会与你大吵大闹,非要让你接受他的意见,而是用温和的言语让彼此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 人到中年,时间越来越宝贵,能够尊重你、懂你的人并不多,舍不得麻烦你的人更少,所以你必须把自己的时间留给那些相处不累的人。
人到中年,惟愿与相处不累的人在一起~ 越读越明白。 四十五岁以后,我无需与谁争。不争,只因我无力去调教人,改变谁。我有能力做到的,是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为自己,不是为博得别人赞许肯定而努力去变好。我变了,变好了,别人能否感知,是否认可,那是别人的内心的感受。我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好,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取悦自己。 四十五岁以后,我不想再取悦谁,惟愿与相处不累的人在一起。 相处不累的人,是不会总麻烦你的,也不会让你为难,因为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难处,帮忙是情分,不帮忙是本分,更不会拿出“不过举手之劳”这样的说辞,对你进行道德绑架。 人到中年,最好的关系,是相处不累。那个可以让你卸下伪装,忘掉心机的人,才值得你相处一生。
《四十五岁才明白》~ 一辈子,说短也不短,说长也不长。生命可贵,为什么要活得这么疲惫?活得开心舒坦最重要。 台湾漫画家朱德庸说:“我们焦虑,因为我们成不了我们希望的人;我们焦虑,因为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十五岁才明白,我愿做一个心无挂碍的人。心无挂碍,无有挂碍故;心无挂碍,无有恐惧;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四十五岁以后,我不想再取悦谁,惟愿与相处不累的人在一起。 愿你懂得。 (责任编辑: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