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打开qq,接收到欧阳君山注目礼群群友潘启雯的一条信息——“今天是鲁迅诞辰130 周年纪念日,除了阅读和纪念,我们还应该记他点什么呢?”一时,我的神经高度紧张起来,内疚之心迫使我放下手头紧急的工作,放上这篇《迟到的纪念》,立时,我仿佛听到了刘和珍杨德群二君追悼会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大礼堂外,“正在独自徘徊”的先生内心深处激烈的声音:“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难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随后仿佛又看到,先生“躲在英租界”,久久伫立窗前,一脸铁青,案桌上只有献给他的挚友革命作家柔石、殷夫的悼文的题目《为了忘却的纪念》,稿纸上浓浓的墨迹早已经和着先生悲愤的血泪干了…… 今天,也在现实的浓黑的包围中撞入这个特殊的黎明的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是9月23日吧,久违先生神交先生的隔代学生井泉终于知道了这个特别的日子!但也如此而已,只能如此而已!我早已接过先生的刀笔,不过我不善使用其锋芒,我只能用它饱蘸人民和为人民的革命同志的血泪,至于这血泪能否警世,或是反过来令“不知道个个脸上都有血污”的敌人快意,都不是我所能做到的。还是愧对先生!但愿以此纪念先生在天不屈之英魂! 附文: 中新社北京2011年9月23日电 (记者 应妮)今年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诞辰130周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纪念座谈会23日在此间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鲁迅是享誉中外、深受景仰的一代文化大师,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他追求崇高的理想,始终坚定地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是中国共产党最忠诚的同志和亲密的战友。鲁迅的人生道路,集中体现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和民族勇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品格,他的作品、思想和精神,穿越历史长河、影响历久弥新。鲁迅精神是激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巨大动力,要深刻认识鲁迅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坚持正确文化追求,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刘云山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个人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时代放歌、为国家写史、为民族立传。要始终坚守正确的价值追求,时刻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努力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开创中国文学艺术的新境界。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杨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绍兴鲁迅中学校长许吉安、复旦大学学生代表梅圣莹、同济大学鲁迅研究中心主任张闳、鲁迅先生的亲属代表周令飞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鲁迅先生亲属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学者、社会各界代表百余人出席座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