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论战!论战! 在整个地球上,文学领域的论战硝烟从未止息过。 下面的事引发我挑起论战的初衷。 去年上半年,一个朋友用车分两次驮来两大包书送给我,也不知道他从哪儿搞来的,我们都笑: “哈!垃圾书!” 全是崭新的长篇小说,装潢精美。只有一次,我翻了一下,见一本书的介绍上写道,多家出版社竞购该书出版版权,搜索该书的网页已经达到几千万篇,等等。习惯上,我把不值得收藏的书,叫垃圾书。我叹息这本自诩人气已经远超诸多超级畅销书的书,怎么不到两年,或者说一出印刷厂的大门就成了垃圾书。 垃圾书多,与世象浑浊,人心浮躁,炒作之风盛行等等有关。在很多情况下,点击率多半只反映一时性的商业利益的好恶。 要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质量,文学的创作、欣赏、批评,就必须坚决回归文学的艺术性上。这不妨从具体的作品做起。 挑起论战,我披挂的是我刊登在中华船山网的长篇小说《无畏之城》: http://www.zhchsh.net/plus/view.php?aid=2906 我将给自己小说写下的评论,(米兰•昆德拉说,一个没有能力谈自己的作家,不是一个完整的作家。)同时代小说序言的文章标题作为论战的中心议题: 对文学史《无畏之城》有哪些新贡献? 我是正方,想求得反方,反方观点可以是: 对文学史《无畏之城》并没有什么新贡献。 不论谁胜谁负的论战结果,对激发文学的创新能力都有好处。因为中心议题里潜藏着一个标的——对文学史有新贡献的作品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这个标的,如果在实际中形成一种普遍认可的价值参考系,不仅可以拿来一验我有新贡献的真伪,更重要的会产生一种广泛的宣示: 包括我在内的文学作者别再劣质循环下去了! 啊! 来一场文学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文学大论战吧! 文学大论战,可能会涉及一些深层次的与文学创作有关的问题。希望官方的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以及文艺报,希望我所参加的各个圈子同仁能给予关注指导、批评。 文学界,既有界又无界。说无界,是说随便一个人,某时突然拿出呱呱叫的文学创作成果,那也就是踩在文学界了。而身份在文学界,心却跑到界之外,再也无心无意于文学,这情况也大量存在。 啊! 挑战禁忌,让我们自由伸展。 我挑起论战,既是我找炮轰同时也是我炮轰文学界。 本文说的炮轰,意在引起挑战、争鸣,论战。没有文学艺术的争鸣、论战,就谈不上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义文艺的创造性发展。 我找炮轰,看,我在《对文学史无畏之城有哪些新贡献》一文中说: 《无畏之城》一改中国小说的软弱无力。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具批判性的意义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反思性的维度,表现了过去的小说从未有过的广度和张力,反映了国际化浪潮中的中国平民精神的高涨。 瞧! 新世纪典雅和深刻的旗帜已经升起。 有不服气的人,拿出自己的深度吧,较量一下吧! 我炮轰文学界,云南省作协会员、评论家协会理事谭亲荣问: “可轰什么?为什么炮轰?” 中国文学界该被炮轰的地方很多很多,我想,炮轰的理由至少有: 一,当下,文学界差不多成了四无之界,无话题,无亮点,无事件,无创造。在金钱和权力管制之下,文学界的形象,时常让我联想到契诃夫小说《套中人》里的人物别里科夫及他的口头禅: “千万别闹出乱子来呀!” 文学界上层有身份的人物如遇文学论战,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要打报告上去,要注意舆论导向啊。 二,从文学的学术上说,文学界对质量的追求,一直徘徊在低点上,以小气自淫。去年《钟山》杂志对文学星做一次挑刺式的“作家创作局限”的论述,表现了很好的文学良知。但正如评《当代文学六国论》一文所说的,文学界太少针锋相对的文学讨论,太少“挑刺儿”、“找毛病”的文艺争鸣。而正确的挑刺,批评,有时能帮助作家改正他很难改正,甚至终其一生也无法改正的错误。 三,一直未被炮轰的文学界,和不敢炮轰自己的文学界,缺少震荡的文学界,本身就是一个病态的文学界。文学界的病,也久远了,那好比一个一直躲在肩胛窝里过日子的人,能指望这样的文学界有创世纪的创新吗? 四,不敢炮轰自己,就无法打破压抑、沉闷和无聊,不敢炮轰自己,就是不敢破解自己,而哭歌自己和民意则需要奔放的。 不炮轰自己,无以激发自己!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作家,不遭受别人的和自己的恶评,酷评,是成长不起来的。被人否定和自我否定的越多,他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越大。尽管某种自我批评,其疼痛堪比撕咬自己的肉体和灵魂。 五,炮轰,理当是文学界的常态。只有经得起界内界外的炮轰,文学界才能变得坚强,有长进。文学界需要自我整理,清洗,刷新,需要自我扬弃,突破,蜕变,需要炮轰自己。 谭亲荣又问: “你是要炮轰还是要开展文学批评?” 诚然,炮轰与批评,意思不同,但在有的语境下,又是近义词,只是词的情绪色彩有差异,在修辞意义上兼容,比如,我炮轰某某,也就是批评某某。 网易上,还有一位“思想大师”说: 目前,国人基本上都传染上强迫症。有强迫行为的,一般以受贿、养小三、雇凶杀人等症状为最;有强迫观念的,多以拥护权贵资本主义和“持不同政见”为主要症状。《无畏之城》作者疑似强迫观念患者,需立即停止对涉贿主义的频繁攻击,更要克制“为万世开太平”的妄想倾向,以免由强迫症发展为偏执性精神分裂症!此诊断可等同对《无畏之城》的评论。 我要求笔战,舌战,要回到文学的艺术性的讨论上。 啊!救救我!救救文学! 啊!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中国文学上的感应神经难道迷乱得完完全全失去聚焦能力了? 啊!焕发起大无畏的文胆吧! 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这两个衙门,对当下文学应当有的进步性、人民性,为何不置一词?为何在解放思想上落在平民的后面?
啊!文学批评呼唤中国式的别林斯基!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