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三年(1623年)十月十九日,朱由榔在北京出生。天启七年(1627年)秋,其父朱常瀛到衡州(今湖南衡阳市)就藩,他跟随父亲到达衡州。崇祯六年(1633年),他被封为永明王。
![]() 果敢王彭家声,当年正是由于他的归顺缅甸政府宣告了缅共中央走向覆灭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张献忠的大西军攻陷湖南长沙,朱由榔随父南逃,在永州以南的石期市(今湖南东安县境)与父亲走散,后被大西军俘虏,幸得混入大西军的明朝官员保护,他才得以死里逃生到广西梧州与父相聚。 次年十一月,朱常瀛病故,谥号“端”。三子安任王朱由(木爱)承嗣。隆武称帝后,兄桂恭王一病不起,不久朱由榔被封桂王。 黔阳族谱记载比较隐晦,应该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载入谱中的。明朝灭亡后,南方掀起了反清复明运动。其中桂王朱由榔坚持最久,1646年称帝,在位16年。
永历皇帝朱由榔曾定都湖南武冈,离家乡只是几十里远。太震公追随永历皇帝,最开始任兰山县教谕,很快就任桂阳州知州(相当于现在湖南地级市郴州市委书记),当时南明政权辖区不大,桂阳州非常重要。后面太震公追随永历皇帝到云南,担任“括饷济师”的督粮道。
张献忠的部将李定国和黔国公沐天波(云南最高统治者)是永历皇帝的依赖者,他们建议永历皇帝进入缅甸,而太震公认为事情不会成功,就归里(回到我们老家天平里)。清朝政府出于安抚民心,没有严惩太震公,而是让他“以遗民终”。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太震公的部分后裔移民四川开江县,目前人丁兴旺。
永历帝逃到缅甸首都曼德勒,被缅甸王收留。后来明朝降将吴三桂攻入缅甸,永历帝被俘,于1662年在昆明被吴三桂绞死。
追随永历帝到缅甸的人一直留在缅甸,现在有20多万人,叫做果敢族,保留汉族习俗,用汉语和文字,数百年是事实上的独立王国。2009年在缅甸军政府的优势军力之下,瓦解了果敢特区军队。2015年流亡在外的果敢王彭家声想卷土重来,收复果敢,失败。不知道那20万果敢人中是否有易氏,如果有,那肯定是黔阳易氏的成员。
清朝族谱是小心翼翼地记载太震公。站在现在的历史角度,需要给太震公的历史地位重新定位,他是在汉族政权被异族灭亡的危机时刻,参加民族救亡运动,是民族英雄。
(责任编辑: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