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枪击呢?其基本的含义是用枪射击,但更通常的解读是指枪战中的相互射击。 2017年10月1日,美国拉斯维加斯,在不知名的音乐节上造成58名无辜观众死亡、多达527人受伤的重大公共伤亡事故,现场除了枪手帕多克一人在淡定地居高临下举枪向多达2万人的露天广场疯狂扫射外,好像没有第二人向枪手反击,直至全副武装的警察赶来寻觅歹徒、维护秩序、疏散夺命奔跑的人群,而枪手据说最终是自己畏罪自杀身亡,不是被他人击毙的。 屠杀一词有多种含义,但最通常的意思是指故意对人进行的一种大量杀戮行为,一般与战争犯罪或暴行相关。享受生活、歌颂美好的音乐节上发生了近600人的死伤,数字还不够大量吗?事件还不够震惊吗?还不足以令全体世人伤痛吗?窃以为,发生在赌城拉斯维加斯的此番暴行,应界定为屠杀,甚至应界定为大屠杀。须知,不只是非洲才有(种族、民族)大屠杀!唯有如此,或许才能略微告慰仅仅去听一场音乐会就不幸丢掉性命、告别花季的无辜罹难者。 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不管是信奉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抑或是坚持封建主义或奴隶主义,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也不管是践行民主体制,还是固守非民主机制,其起码的功用总要能保护普通公民、一般百姓的生命安全吧?!如不能,岂不等同于跨入文明已经达数千年的人类社会,一步倒退到了早期原始人与诸如虎豹狮在森林沃野上抢夺生存权的朝不保夕古代?! 对比社会制度之间好与坏的基础性标准,首先是普通人的生命安全能否得到最起码的保障,这是门槛性的分值。舍此,就根本无资格参与评比。因那不是文明的人类社会,是野蛮的凶残的动物(歹徒)乐园! 显然,拉斯维加斯及其此前几乎每年均会上演的“屠杀事件”,宣告了当下的美国(至少部分州、部分地市)缺乏此项参评资格。在美国,所谓的持枪自由属于宪制性的安排,显然完全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该项200多年前的顶层设计到了必须彻底废止的时间节点,根本不是某些利益集团喊出的隔靴搔痒的有条件地禁止,而是必须彻底的尽快废止!否则,美国在全球的民主灯塔效应注定会日趋暗淡,直至熄灭! 试问,和平的、号称欣欣向荣的发达国家,据说人人彬彬有礼的文明社会,为何腰间要别把枪呢?是为了装酷吗?!甚至到了上街购物还要背着机关枪,摆出一副大有为了买把中午的青菜而不惜送命的架势,至于吗?显然,人人可以怀揣随时致人死亡的持枪自由,不仅是美国的陋习,而是个恶习,是个演变到了纵容歹徒可以随意屠杀无辜者的恶习。任何社会或个人,如恶习不改、难改、缺乏一套能迅速改变的机制,其结果最终只能是自取灭亡! 无疑,美利坚合众国是个伟大的民主国家,是个在政治体制、社会运行机制等各项制度安排上有很多值得中国等后进国家谦虚学习的国度。 但,在大到国家总统,小到乡镇负责人等几乎全部掌握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均是选民自由定期选举产生的民主社会,显然不存在所谓的需要公民个体用枪来反抗的暴政啊!试问,何来的暴政?全部的领导都是大家投票选举的呀!如有不同的意见,完全可以等四年再选另一拨人试试。如觉得候选人都不行,自己也可以参与竞选啊!岂能据此得出用枪弹暴力推翻暴政的荒谬结论?!世界上别的自由竞选的国家,也没有允许公民如此大规模地持枪的制度安排啊!持枪自由是反抗暴政的需要,纯粹是扯蛋的说辞! 民主从来不是拿枪逼出来的,拿枪逼出来的“民主”,还是民主吗?! 如在没有持枪自由的国家,年龄已经达到64岁的歹徒,即使他在赌场输的再多,对这个社会产生了多大的仇恨,均不可能凭菜刀等一般的冷凶器,就能在灿烂星空下瞬间制造这么大的屠杀事件。无论如何,枪的杀伤力比板砖、菜刀还是要强N倍。否则,搞啥军备竞赛,比赛磨刀的绝活或技艺更省事! 更加可悲的是,贵为世界上权力最大的美国总统,发誓要重振美国雄风的特朗普先生,面对造成如此重大伤亡的事故,居然不敢对饱受诟病的枪支泛滥现象发表丁点儿的牢骚,更不敢提出彻底废止枪支自由的立法建议!在美国所谓的言论自由,非常确实值得国人深思! 显然,我本人对“一人得病、全家吃药”的“杀无赦事故”处理机制不敢苟同,但面对造成如此伤亡惨重的屠杀事件,除了聊胜于无的布满事故现场的鲜花及口头祈祷外,咋就看不到临时关闭赌场、立刻惩罚或关闭放任歹徒搬运枪支弹药自由进出酒店的强力措施呢? 一个丧失了迅速、有效纠正错误做法或落伍制度的社会或国家,确实值得世人深刻反省! 2017年10月5日 (责任编辑: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