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一个心血管病人被放7个支架,血管成了“钢铁长城”“过度医疗”久治难除,而且还不断花样翻新。
人心都是肉长的,这可是亘古以来颠扑不灭的真理。
偏偏在改革之后啥新鲜事儿都层出不穷了。您看济南某公司一位副总经理曾因为心梗住院,接受了支架治疗手术,先后被放进7个支架,前后花了十几万元。愣是把心血管整成了钢铁长城!真难为老兄了,这样的“全副武装”可咋样再去商场打拼呢?
俺们不大懂救死扶伤那高深莫测的玩意儿,可是听说最多一个患者只能应付3个支架,再往上加几百几千也于事无补。“支架放3个以上就失去临床意义,放7个纯粹变成卖支架。”医学权威说了,过度依赖支架,只能是越支越乱,整大发了不但于事无补,还会直接危及生命呢。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患者一旦被抬进医院,可就一切都得听白衣天使的了,背水一战哪里还有选择的余地?于是无影灯下便开始了雁过拔毛的利益之战。
有关专家指出,就心脏病治疗而言,搭桥手术是最好的方案,但现在医生普遍不愿做搭桥手术,而倾向于放支架。无他,只是利益的指挥棒所向披靡。
国产支架出厂价一般为3000元,卖到医院价格涨到1.2万元,进口支架到岸价6000元,用在病人身上就上涨到近2万元。
一些医生不愿“搭桥”偏爱“支架”,不仅因为支架利润多,还因为医生每个支架医生都能拿到10%至15%的回扣。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想千方设百计连蒙带唬地给病人放一个进口支架,医生至少能拿到2000元,就是看不上眼的国产支架也能混上千儿八百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得到了应验。要是有办法,不把患者所有血管都埋上支架才怪呢。
抗生素泛滥成灾,目前正处在春夏之交,各种细菌高发,大小医院都迎来了黄金季节,一排排滴流管儿雨后春笋一般生根发芽,滴出来的是盐水,收回的却是真金白银啊。
人食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之理?要是得了“绝症”可就糟糕了,倾其所有也要暗示家属死马当成活马医,用最好的药,拼命用药成为唯一选择,最后都是人财两空啊。
据披露,一位退休干部因脑溢血成植物人,在重症监护室(ICU)躺了一年去世,花了100多万元,一个人就把单位全年医药费花光了。 有关资料显示,领导干部、公费医疗及医保病人,更容易成为“过度治疗”的受害者。
卫生部有评几甲医院的硬性指标。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下边搞起了硬件竞赛,瘦驴拉硬屎地举债购买先进医疗设备,一台双源CT机1000多万元,一台PECT机2500多万元,一台手术用机器人2000多万元……只要一家医院买,同类医院就会跟风买。致使一些省级医院大型医疗器械已超过房产,占到总资产一半以上。高精尖的东西整来了,懂者寥寥,一年竟有半年闲,要是逮住一个“试验品”岂能不狮子大开口狠劲儿削,天价医疗费应运而生也就是题中应有之意了。
呼唤多年的医疗改革还在摸着石头过河,老百姓得病需要治疗等不得呀,这样的老牛破车疙瘩套已经适应不了形势发展需要,应该大刀阔斧地快刀斩烂麻。同时也应该改变棚架现状,上边说了就该不折不扣的一以贯之的常抓不懈,不能让底下钻空子,反其道而行之,让草民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才是真格的。
7个支架只是表面现象,更多的医疗乱象欲盖弥彰......
(责任编辑:井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