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船山文化,复兴华夏文明。“船山文化万里行”近日走进第四届中德哲学对话现场。中德哲学家热议东方黑格尔王船山,并拟筹备以王船山与黑格尔哲学比较研究为主题的中德哲学国际学术交流峰会。 ![]() 王船山是中国实学代表人物,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与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并称东西方哲学双子星座。也是历代传习孔子学说最热诚、最渊博、最深刻的一位思想家、哲学家。同时他毕生遍稽中华经典,经世致用,知行并进,倾力于“文化复国”,给后人留下八百余万字解读、阐发经典的皇皇巨著,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现代民主科学思想的启蒙者。中国现代哲学家牟宗三先生就曾说过:“黑格尔与王船山相提并论,好像有点奇怪。实则他们两人很有相似处。这两位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大思想家,依照传统的标准说,都不算是好的哲学家,而却都是好的历史哲学家。” 经过前三届“中德哲学对话”的积淀,第四届“中德哲学对话”学术交流大会在北京四海孔子书院隆重举行,来自东西方学术界的二十多位著名哲学家齐聚一堂,围绕“通往自我之路──中国哲学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论衡”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与交流。将中西方文明交流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中外哲学交流之契机,促成世界文明对话常规机制,形成中外文明对话之共识,并在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现代科技文明与传统文明的碰撞冲突中寻找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文明发展方案。 ![]() 会议的发起人之一韩国首尔大学哲学系郭沂教授总结近几十年的中西方哲学交流时认为,汉学家在传统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而绝大多数汉学家并没有专注于对中国哲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加上中国本土哲学家在语言和西方哲学研究上的薄弱,导致中西方哲学对话难以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融会贯通。因此,郭教授联合德国科隆大学哲学系克劳迪亚·比克曼(Claudia Bickmann)教授在总结历次中西方学术交流经验基础上,试图通过东西方重量级哲学家直接的对话与沟通来解决这一难题,而《通往自我之路──中国哲学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论衡》这一主题也正是本次会议的精神体现。 ![]() 作为“船山文化万里行”主办单位的船山文化研究会驻京代表、船山文化公益基金执行理事长廖灿先生,向有关专家赠送了船山文化研究会主持编辑、出版的《天下船山》、《船山文化经典》、《行止船山》等船山读本并进行交流,感谢北京四海孔子书院冯哲院长具体承办并携手,在各级部门指导联办支持下,促进船山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研究、传承发展,积极推动中德哲学国际学术交流峰会,筹备王船山诞辰四百周年系列纪念研讨活动,发展壮大船山文化公益基金。为弘扬船山文化、复兴华夏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海棠) (责任编辑:相天) |